This is a name of a book.
雖然我沒有看過這本書(因為我的時間都拿去做鳥事了)不過這期(1016期)的商周有稍微提到。
說到這本書,大家應該就會想到高爾。
想到高爾當副總統的日子,想到這個紀錄片在奧斯卡得獎
想到高爾因為一邊倡導大家正視溫室效應的問題,一邊在他家浪費電,因而被媒體鞭得要死。
關於高爾的新聞不是重點,點出來這個人物是要一些人知道他的存在
生存在咱們這個海島國家,不往外走就等於餓死在這孤島上
偏偏我國的年輕學子,也就是俗稱的「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對國際消息以及國際化程度,都十分「驚人」。
如果在場有人不知道高爾是誰,個人建議事後可以去找找看他的資料。
回歸重點:溫室效應
這是個老梗,連我們上學期的synthesis都練習過,但是多數時候
台灣人只是將他當作一個名詞看待,僅僅是一個專有名詞,這是多麼的可怖
商周裡面提到,當出版社想要在各個通路裡推銷這本書時
多數的店家並不是那樣的熱心,原因是:沒有人要看這種書啦!
沒錯,這是商人所要面對的現實面。
同時,也是台灣人對這個問題的現實面。
很多人認為,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島國遭淹沒是個一直被提起的問題
但這些事情都是「別人」的事。
是歐洲那些一堆人被熱死的國家的事,是太平洋某些被淹沒的而舉國遷徙到紐西蘭的小島國的事
台灣人:It’s none of my business.
噢,對不起,我可能有點高估了台灣人的英文能力
我忘了在亞洲地區,從後面看排名,會比較快找到我們的名字。
台灣人的短視近利真的很要命。
我們是島國耶!為什麼我們對海平面上升的事情毫不在意?
你知道有專家預測,十年,整個嘉南平原會不見嗎?
你知道台北盆地也是被塗上紅色的警戒區域嗎?
你知道,十年後,是我們的黃金年華嗎,大學生?
你能想像我們一邊划著海水跟政客的口水,一邊討生活的「黃金年華」嗎?
我們能做的有什麼?
我們不是什麼偉人,做不了什麼驚心動魄的事
我們不是錢滿到掉出來企業家,沒法贊助研究替代能源之類的東西
基本能做的就是節能。
妳們知道我在進語概教室後發現29度開冷氣的心情有多糟嗎?
我知道我關了它會有人不開心,我還是把它關掉了
但不久後我發現,後面那一台,是開著的。
那時候,我是真的很想對著做後面的人咆哮:
「29度開什麼冷氣?不是正午開什麼冷氣?熱?練練妳們的修養行不行!?」
還有更離譜的,不只一個人,不只一堂課,總是在一進教室喊熱,嚷著要開冷氣。
哪種生物不會在運動之後散熱?開冷氣?你不知道有電風扇這種東西嗎?
又不是在密閉空間,不開冷氣就會窒息,這不是你學費交很多,所以要把冷氣吹回來才回本的問題
這是關係到你未來的問題,而這裡所說的未來,不是你作古以後的事
是十年後的事,並且,沒有人能保證它不會縮短成五年
我真的很討厭有一大群人對暖化一副事不干己的態度
有的人在提醒之後會開始收斂浪費的習慣
有的人則是用醜惡的嘴臉,告訴你,妳管太多了。
我討厭後面那一種人,我詛咒他們全都下地獄。我是認真的。
下一次要是再發生明明可以不開,卻硬要開冷氣的狀況,我還是一樣,會去關掉它。
這裡暫時不鞭政府跟私人企業,要不然可能要講十天十夜。
(其實是因為現在已經三點半了XD)大家晚安(揮揮手)
- May 13 Sun 2007 17:13
不願面對的真相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