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太陽花之後,不少人開始認真的關心起之前不太想搭理的議題與國家、政治相關議題,於是我抓了一本袁紅冰的台灣生死書來看看。

有興趣的人可以先在網路搜尋一下相關書籍內容,或是其他網友們的閱讀心得,以下是我搜到的,若是連結失效,可能是作者刪除,或是被一些政治敏感的單位給刪除了。(不誇張,我在臉書上PO過袁紅冰的「殺佛」相關連結,想說先轉貼在自己臉書上,過兩天有空再看,結果一週後回頭找,不只是連結失效而已,而是我自己添加的文字、整篇發表都不見了)

1. 你該不該相信袁紅冰(批踢踢)

2. 被囚禁的台灣/台灣生死書內容摘要與心得(痞客邦)

由於袁紅冰寫作的風格是我不太喜歡的那種,所以我閱讀起來有些困難且緩慢,姑且說他是浪漫派的作家吧!因此打算在每看完一章(全書共八章),就把重點記下來,一方面是給自己將來要找內容的時候,不需要再回頭看整本,也當做給其他不喜歡大量閱讀、不太習慣這種風格的人.....參考。當然不會有細節,需要佐證或細節的請自己看書或是找資料、找關係去印證。下方屬於我個人意見或標註的,套色標示。不想看我意見的僅看黑字整理即可,已盡量拔除個人態度(但無法刪掉袁紅冰的角度啊~不要太要求我)

 

第一章  2012天祐台灣

1. 中國與西藏的<和平協議> 

20世紀50年代,中國與西藏簽訂和平協議,內容包括:西藏交出國家主權,承認中國中央政府的權威,並且讓軍隊進入西藏,而中國承諾給西藏人和平、保護西藏文化和宗教信仰、不會改變西藏人的生活方式。在和平協議簽訂後幾年,中國完成在藏區的軍事、政治部署,然後展開「滅佛運動」(可參考袁紅冰的<殺佛>一書,或google班禪十世),此一行動很明確的表現出中國要徹底毀滅西藏的宗教、文化與當地的生活方式。而當初與西藏的和平協議,與現在中國對台灣所謂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的政策如出一轍。

從這個例子,可以證明中國並不是一個說話算話的國家,也是台灣在面對中國時應該特別注意的地方。另外,近兩年偶爾在台灣會看到新疆相關的新聞,內容不脫是新疆人民抗議、自殺炸彈攻擊。原本,在新疆地區多是維吾爾人,漢人的比例很低,但是近年中國推行的政策,讓漢人大量的進入新疆,使得新疆地區的人口比例反轉,變成漢人為主,維吾爾人變成少數,新疆的文化、語言等等嚴重受到威脅,而工作機會也都被漢人搶走,維吾爾人除了文化面,經濟面也被嚴重剝奪,雖然是「自治區」,但是在人口比例被翻轉的情況下,維吾爾人已經無力回天。無計可施的情況下,出現了許多自殺抗議、炸彈客,這與西藏自焚的僧人是一樣的無奈與無力吧......也許下次看到新疆的新聞時,可以多一點關心,而不是想著「炸彈客好危險~」就轉台了。也許這些,都是台灣的提醒。

 

2. 胡錦濤的「2012解決台灣問題」

2002年胡錦濤主政之前,制定了三個戰略性的文件:解決台灣問題的政治戰略關於對台軍事鬥爭準備預案統一台灣的政治法律處置預案。在當時,胡認為經過了十年左右的統戰滲透,已經到了該收割的時候,並且統一台灣也可以作為他自己政治生涯上的一大光榮勳章,中國中央政治裡,幾乎所有群體與派系,都同意2012年是一個最佳的時間點。

2011年夏,中國的中央工作會議中,將統一台灣作為主題討論,要點如下:

(1) 透過跟國民黨政府簽訂和平協議,再經由中國的人民代表大會,跟台灣的立法院通過,確定廢止中華民國的國名、國歌、憲法,讓台灣成為中國管轄下的自治行政特區,在政治與法律上完成統一。

(2) 中國將以全國之力投入統一,時間點在2012秋,中國十八大之前,最晚不超過2013年春天,中國的兩會之前。

(3) 胡要求相關部門向馬英九發出明確消息,表示2012年初的大選中,中國有能力決定選舉結果。若是馬想要贏得選舉,就必須在連任後開始兩岸政治談派,推動和平協議

(4) 若是完成簽訂和平協議,馬將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榮譽主席之位、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以滿足馬對於歷史定位的虛榮心。陳雲林曾經說,諾貝爾和平獎有什麼了不起,就是挪威議會一小群政客決定的嘛,我們一人給他們一億美元,難道還買不到和平獎給馬嗎?為了證明中國有能力左右諾貝爾獎,於是在2012年讓莫言拿到文學獎,而莫言是黨國色彩明顯且強烈的作家,以此為證。

(5) 要求國民黨內的權貴高層(連戰、高育仁、吳伯雄、許歷農、江丙坤等等)發佈公開聲明,要求馬英九積極推動和平協議,作為對馬的政治脅迫,並且以輿論創造出和平協議是台灣主流民意的態勢。

(6) 若是馬不願意合作,將會引導抗議人民上街頭、衝進凱道,並且癱瘓台灣政府的運作,以「人民」的名義請求中國協助台灣重建秩序。中國即以反分裂法的相關規定,出動軍隊進駐台北。

(7) 切實作好軍事鬥爭的準備,以及準備應對高烈度的局部戰爭。

 

輿論是否真的能夠被中國所操縱?我想應該很多人還不能肯定。但是,要說解嚴以來,與中國的經濟與文化交流的這二、三十年,中國完全沒有想要走政治跟軍事以外的方法來影響台灣,你覺得可能嗎?如果是我,會把軟的放在硬的前面,所以之前新聞出現的戶政系統外包到中國廠商,這是個「不小心」,還是「故意」?輿論影響完,下一步當然就是企圖影響選舉(與戶政系統緊密結合)。你想當總統?中國手上有100萬票,大腿抱不抱?

另外,關於莫言的部份,在他拿到文學獎後,麥田出版社引進他的作品,當時我好奇買了來看,我是喜歡文學的一個人,但是莫言的作品我沒能看完,只看了前面一小部分,就轉手賣掉了,因為他的作品不吸引我繼續一路看下去,也沒有我覺得讓人驚艷的埋梗或是其他東西。我也看過其他中國共產作家的作品,裡面多少有一些是值得看的點,我也能夠看完,因為我不把文學跟政治綁在一起,儘管它們會相互影響。我的感覺是,莫言就算是個不錯的作家,但也還不到諾貝爾文學獎的程度...吧。也許這只是個人觀感,這點可以讓其他閱讀過莫言作品的人發表感想。

 

3. 薄熙來事件

中國政治主要分為兩個派系,一派稱為太子黨,他們是從父輩開始就在政治中心的內戰血海中存活下來的一派,認為政權應當屬於自己。另一派則是平民官員出身的,對於太子黨的人來說,這些後來才爬上來的人,只是看門犬,不能執掌中央大權。薄熙來屬於太子黨,溫家寶與胡錦濤則為另一派。薄熙來過去曾進入北京政治中心,但是後來因為其狂傲個性,致使派駐四川,但是在四川的他仍舊不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於是推出「唱紅打黑」,歌頌國家的共產主義,打擊貪官污吏。此舉讓人民一吐怨氣,2011薄的聲望提昇,但是打擊對象當然只限對方陣營的官員,因此在一來一往的鬥爭中,太子黨決定斷尾求生,因此知悉內部機密的人員洩密,爆發了後來新聞公開報導的谷開來(薄熙來妻)暗殺外國商人海伍德的新聞,中央並以此為梗,扯出薄的所有罪責並判刑。

由於薄熙來事件延伸到2012年,中央認為欲攻台,並且攘內,因此決定先將薄熙來事件妥善處理之後,再重新計畫對台統一的時程與計畫。

這部份寫了不少中國政治內鬥的人物與事件,有興趣的請自行參找資料,在此僅提薄熙來案與台灣統一計畫時程延宕的關聯。

 

4. 台海關係與美國

2005年中國朱成虎少將向國際宣告軍方底線,若美國介入台海問題,對中國使用核武器(此處中國領土包含了台灣),中國也會進行核反擊,並且已做好西安以東城市全毀的準備,但美國也要付出幾百個城市被摧毀的代價。

劉亞洲上將代表軍方發言,認為「美國不是一個需要過分顧慮的因素」,因為美國已經喪失建國時的國家理想主義,現在是經濟實用掛帥的國家,雖然美國的常規軍力介入台灣戰爭是有一定可能性,但是在台灣海峽的地理態勢下,中國的導彈、遠程火箭炮群,是對局部戰爭更有利的。再加上,現在在中國的美國人有數萬,形同人質。因此,中國認為美國頂多是發表一些空洞無用的譴責性宣言,不會有進一步的實際作為。

我個人從不視美國為救星,但在台灣好像很多人是這麼認為的。在國高中時期,發現美國打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去攻擊敵國或被佔領的友軍國土,美國本土連個手榴彈都沒有被丟過,我就已經知道這個國家的基調,是個自私的國家,只有在不影響自己國內的情況下,它會願意扮成世界的老大,到處去「鋤強扶弱」。而中國軍方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還有數萬名美國人質在中國,我自己找不到一個充足的理由,可以說服我自己美國會來幫助台灣。上個月一個篇幅很小的新聞(每次都是要找那種沒人注意的小新聞,來源都不見或找不到),某美國參議員表示,如果中國真的打台灣,「那....我們也不能怎樣,其實失去台灣也不是什麼大事,不會影響美國戰略佈局」

簡單來說,與其求人,不如自立自強。還有,我們不是美國公民,不要奢望「別人」的政府會來保護自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mida 的頭像
    Lemida

    Lemida's

    Lemi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