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哼,明天要早起,現在還在寫這啥東東,不過它從昨天晚上就放在我腦袋裡了,還是把它擠出來好了,要不然可能會像馬桶塞住那樣......
「意念即實像」是這兩年接觸到的觀念。簡單的說,就是每個想法都是真實存在的,並不會因為摸不到看不見就不存在,它會以某種肉眼看不見得方式存在著、運作著。我想「吸引力法則」就是跟這個有關吧(我並沒有真的看過那本書,要不然早就中樂透了XD)
然後不要問我,「為什麼我超想中樂透,但是都不會中?」
答案就是:老娘比你還想中,但總是中到400塊就沒了,你憑啥中得比我多錢?(不負責任發言)
反正,我要討論的重點不是這個!
總是會歪掉.....
(跳一下)
回到正題,我要說的是這個觀念為什麼讓我瘋狂。
剛接觸到這個觀念,我第一個想到的是先前所見過的編劇班老師們。
因為他們(我遇見的都是年紀偏長,已經不在線上寫作了)花費很多的能量在無中生有(想故事),就算沒有被拍出來,沒有寫下來,但是,只要在他們的腦子中成形,那麼就是真實存在的。
而我所接觸過的編劇班老師們,大抵上分為兩種,第一種看起來瘦瘦的,好像營養不良,或是病得比他們同齡的人來得重,看到這種,我可以馬上跟能量的消耗連上關係,很好理解。第二種是胖胖的,就像許多中年人一樣,特別像是有上酒店的那種,讓人感覺起來有點躁,並不是說他們的脾氣不好,而是給人的感覺如此,這種概念,我想比較像是一般說的「外強中乾」或是「虛胖」。
這是我第一個我連上「意念即實像」的觀察。
看完別人要看看自己,雖然我沒鬍子,還是要刮一下~
我刮得體毛都要刮光了,但還是跳過了三角地帶,裝做沒看到(本篇尺度略大XD)
我開始注意自己的意念與想法,生氣的時候趕快找別的事做,省得愈氣愈大,那後面就不是自己可以收拾的了,有的時候想一些糟糕的事情,或是態度上很灰暗時,也會盡量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可以轉念就轉念,可以藉由自己的作為改變的話,就盡量做。
雖然我媽一點都不覺得我脾氣變好,但是我自己還是覺得有差別。
接下來說說神祕三角地帶(本文重點,別轉台也別關電視)
驚人的事實是:「我一直在過著多於一個人生的生活」
這幾天回顧過往,因為很好奇自己生活模式,發現國中時候整天在睡覺,下課回阿嬤家就是吃點心、寫作業,寫完就睡覺,暑假也是一路睡到下午,可是現在想想,那時的暑假很特別,從現在已知的經驗往回看,我會說,那時候我睡覺都是跑出去玩,雖然我那時不知道,也都記不起來內容,但我記得那有點像太空漫步那種空空的移動感。
如此促咪的睡覺生涯到此結束。(不要問我怎麼考上中山的,我上課很認真的!)
從高中開始,沒有這種睡覺時間,但是我開始一次過兩種人生,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
我自己開了一條支線,跟真實世界的我完全不一樣,全然不同的人、外貌、環境、職業、背景,一切都不一樣,唯一相同的是我的個性,還有性別。
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要這麼做,不過我能肯定的說,那條支線不是美好夢幻的宅宅幻想,在那裡也有苦痛、悲傷,當然也有幸福與美,我也會為了那裡所遇到的哀傷而落淚,也會為了美好而微笑。當然,絕大部分的事件,取決於我的「意念」,少部分是決定在偶爾出現的神來一筆,沒來由的直覺所創造出的事件,連我自己也無法解釋。
嚴格來說,到目前為止,我總共有三條支線,一條追求著純粹的愛情,一條全然追逐夢想,一條是權力與大愛的平衡。除了這裡以外,我一次只走一條支線,走累了、膩了,就換到另外一條去過另一種人生。
若「意念即實像」,我可以說是擁有四種人生。(到這裡,有人可能會說是「三種幻想」)
這兩年間,我知道同時玩這些沒有肉體的人生,會瓜分掉我在這個世界的能量,所以我很容易疲累,但是我從來沒有考慮過停止這種作法,或許該說,連「停止」這個念頭都從來沒出現過,我只是接受自己繼續做這樣的事情,並且樂在其中。
直到昨天晚上,在我要切換頻道的時候,突然發現
「天啊!我明明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但我卻像中毒般無法停止」
我瘋狂嗎?
我不知道,或許。
我會停止如此作為嗎?
我想......不會。
大家晚安,我需要大量睡眠,掰~
PS. 不要把我抓去關,我還能正常的過著現實界的生活!